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诗词---> 春节有拜谷神的习俗吗?(五谷神的介绍)

春节有拜谷神的习俗吗?(五谷神的介绍)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诗词     发布时间:  2024-05-02    点击:  265 次

春节有拜谷神的习俗吗?

网上有关“春节有拜谷神的习俗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五谷神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春节有拜谷神的习俗。中国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称为谷日节。这天天气晴朗,则祝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谷日 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

拜谷神,也称拜五谷神,有的人也叫拜田头。拜谷神是长虹村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民间信仰,过去由于生产科技知识落后,也由于人们对主体和客体认识的局限,村民没有掌握对水稻病虫的防治知识。

所以一遇到瘟病、蝗灾等现象不能理解,村民普遍认为稻谷是否丰收是由谷神控制的,尤其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农民在稻谷收割回家前,都经常是处于忧虑之中,所以家家户户要举行拜五谷神,对谷神进行祭祀仪式。

拜谷神的准备工作:

拜谷神的前几天各家各户把稻田四周的田边杂草清扫干净,户主要在拜谷神前理好发,洗好澡,准备好供品,供品一般有鸡、鱼、肉、豆腐、鸡蛋等五种,还要有米粉粿做主食,供品放在红漆的圆托盘中,有户主把供品拿到田边,吉时即到,户主把供品陈列好,点着红蜡烛、香纸、金银。户主跪拜虔诚祈祷许愿,求拜谷神多多保佑。

五谷神的介绍

五谷神生日潮汕话叫“五谷母生”。━━━“五谷母”即五谷神(“谷”潮音读同“角”)。潮汕俗谚说:“十月十,新米饭,胀到目。”潮汕晚造收成时间约在农历十月初,秋收完毕,为了报答五谷神的恩德,便在每年十月十五日这天,用大米粉末儿制成扁担形状的馃品,备上三牲,挑到刚刚收割过的那块土地上,焚香点烛祭拜。鄂西土家族除信奉土地神外,还信奉五谷神。他们认为土地神上管天,下管地,当然也管五谷丰登,而五谷神是专管庄稼的,凡危害五谷生长的各种灾害都由五谷神管。有五谷神保佑,不愁庄稼不丰收。

土家族敬奉的护佑五谷的农神。其敬祭日期和仪式,因地域而异。有的地区为十月秋收之后,用鸡蛋、猪头到田坎上祭祀,将五谷神请进屋,安位于仓壁板上,待来年正月初三,又送回田地边。祭时在田坎上挖个地窖,将五谷种子窖藏土中,来年送五谷神回田垄这天,开窖取出,看何种子窖存得好,没有变质,预示当年用这类种子播出会有好收成,就多种这类作物。有的地区祭祀,在端阳节这天举行,祭时,将犁耙锄头置于堂屋大门正中,烧香跪拜,迎接五谷神降临,保佑五谷丰登。这一祭俗到新中国建立后已逐步消失。

五谷神没有龛位,不受香火,但在客家人心中是最近的,客家人很敬重五谷神,表现极为虔诚,不象对别的大神三叩九拜的形式,更重要表现在日常对粮食的珍惜。我记得老一辈吃饭时,桌上是决不能有饭粒的,那些剩饭剩菜甚至洗碗水也决不能与普通垃圾混在一起的,要是有人把饭粒或剩菜倒如厕所,那要遭到严厉的责骂。据说这样会遭到天打雷劈。

五谷神的祭祀五谷神

对五谷神的祭祀,源于上古时期汉族人民在秋收时节的尝新祭祖活动。《礼记。月令》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荆楚岁时记》亦云:“十月朔日……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后来,这种汉族民俗沿袭下来,而且由于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便想象冥冥之中有一位能主宰五谷生长的女神,称之为“五谷母”。而且将五谷丰登时作为她的生日行祭祀之礼,答谢她的恩德。

汉族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没有天,也没有地,后来。天有了,地也有了,就是没粮食吃,人们只好在山林里挖野菜、剥树皮充饥。

那时候,西山有个叫跋达的人,为了让人们吃上粮食,不辞辛劳走到观音那里陈述苦情,恳求观音菩萨给些五谷杆种。观音就从花篮里拿出五个小葫芦和一个大葫芦,嘱咐他说:这五个葫芦里装着你们吃的五谷粮种;第一个三节葫芦里有荞种、撒在高山上,第二个两节葫芦里有大麦种.撒在半山腰:第三个细脖子葫芦里有大豆种。撒在山腰沙地上。第四个弯葫芦里有籼米种,撒在大河小溪两边。第五个一节葫芦里有糯米种撒在水田里,另外大葫芦里装的是树种,你要等五个小葫芦里的种籽撒完,才撒大葫芦里的,不要忘记了。

跋达高高兴兴地回家来,他想立刻撒下种杆。好让人们早日吃上五谷,就背着大葫芦。抱着小葫芦照观音吩咐的那样,一边走一边撒,依次在高山、山脚、山腰撒下五谷种。没料到,背上大葫芦的塞子抖掉了,大葫芦里的树种也漏完了,打开一看是空的。跋达正要往回走,转身一看,他走过的山坡上长满了茂密蔽日的大树,路没有了,怎么也走不回去了。

从此,地上长出了五谷,人们高兴得睡不着觉,连夜点起松明火把,去山坡、田野看庄稼。人们非常感激跋达,是他把五谷种要回来的,可是他到那里去了呢?人们看到遮天盖地的森林,想着跋达是撒树种后回不来了,大伙一商量,就一齐出动,点着明晃晃的火把去找他。从这架山找到那架山,从这个村找到那个村,从这丘田找到那丘田,一面找一面呼喊,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了。

为了纪念跋达为人们造福的功劳,大家又去见观音,把跋达封为“五谷神王”,并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吃新梨,尝新米、家家户户点起火把迎跋达。晚上,姑娘小伙们舞着小火把沿田埂、山路跑来跑去,表示寻找跋达,老人们坐在大火把下,弹三弦,唱大本曲,带领大家齐唱献给跋达的颂辞:

火把早照火把明,满田满坝好收成。大麦收了谷子熟,养豆满仓存。酿缸术酒敬跋达,五谷供祭五谷神。保为年年得丰收,个个笑盈盈。

直到现在,许多村寨还保留着到田边献“跋达会”,又叫“保苗会”,农户带上香烛纸火和米饭、鱼肉到田边献祭,祭祀五谷神。



古往今来有关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穿新衣,贴春联,拿着压岁钱买爆竹。”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年味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你知道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吗?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又称为过年、年节、年岁等,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人们以多种形式庆祝丰收、祭天祭祖、祛除鬼神,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贺岁拜年

除夕前扫除干净屋子,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初一要跟长辈或者左邻右里拜年,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拜年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习俗,是在春节时期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的活动,也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大年初二:回娘家

在过去,每年的正月初二,凡是出嫁的女儿就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这一习俗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回娘家”,也被称作“走娘家”,又因为娘家人要迎接女婿,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作“姑爷节”、“迎婿日”。这回娘家的孩子在回家时要携带礼品,礼品有送给父母的,通常会有一大袋糖果,或者是饼干,由母亲分送给邻里乡亲,图的是过年的喜庆和热闹。过去在民间,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给吃穷,只有在正月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

大年初三:小年朝

正月初三又被称为“小年朝”,原因跟宋代的节日节庆有关。相传在宋真宗时期的大中祥符元年,因当时有天书降临人间的传说,于是宋真宗就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过去农耕年代,人们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主要是农耕种植,养殖家畜等,期盼的是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大年初四:迎灶王爷

大年初四是诸神重返人间的日子,这一天是老百姓迎接“灶神”的日子,民间一直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腊月二十三人们会早早的在灶神前面摆上灶糖和水果,灶神待了一整年,这天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交差,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神的汇报,决定这一年百姓家的运势和财气,老百姓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听的话,就会给灶王爷上供灶糖,既甜了灶王爷的心,又因为灶糖的黏性粘住了灶王爷的嘴,让他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胡说。

大年初四这天,灶神从天庭回归,人们会在下午或晚上点上香火、水果做贡品,并且家家户户放鞭炮、烧金纸,来恭迎灶神的回归,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灶神可以继续保佑家人平平安安,衣食无忧。

大年初五:迎财神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正月初四也是接五路财神的日子,五路财神分别是金、木、水、火、土,财神掌管着一家的经济开支,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的神灵,因民间有“送神早,接神迟”的说法,所以接五路财神的时间一般是下午或者晚上,将屋子打扫干净,把新鲜的水果、鸡鱼肉等摆上桌,点上香火祭拜,并且放上一挂长鞭炮。尤其是商户会更加的隆重,这是为了能在初五早早的开门做生意,寓意着财运亨通,新年发大财。

正月十五:吃元宵 猜灯谜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正月十五全家一起吃元宵,寓意圆圆满满、甜甜蜜蜜;除了吃元宵,各地都会举行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我们在家里也可以一家人共同参与猜谜游戏,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下,增进家人感情!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年俗文化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等,愿我们的孩子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

关于“春节有拜谷神的习俗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qkss.com/shici/818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