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诗集---> 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十首】(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

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十首】(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诗集     发布时间:  2024-05-02    点击:  276 次

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十首】

网上有关“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十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下面是 分享的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十首。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2.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3.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漂浮。

4.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5.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寒食

 韩翃〔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6.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一作:天街;卧看一作:坐看)

 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7.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贾生

 李商隐〔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的政治才能无人能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注释

 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才调:才华,这里指贾生的政治才能。

 可怜:可惜,可叹。

 虚:徒然。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8.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注释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9.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我经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隆范(后改名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10.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

好听的七言绝句如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好听的七言绝句寓意如下:

1、《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清代诗评家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评价这首诗:闲淡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画图。

涧边的幽草,鸣叫的黄鹂,春潮带雨,孤舟自横,可不是组成了一幅清悠的图画么。

2、《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这首诗是借陶渊明《桃花源记》诗意所写,清代《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这首诗说:“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读完这首诗,眼前似乎就浮现了一幅桃花源的图景。

3、《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女百无聊赖闲看牵牛织女星的情景,极写宫女的寂寞。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照在屏风上。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婴幼儿#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下面是 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

凉州词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的千古绝唱,不少人以此诗来作为自己人生方向的指导。

 “葡萄美酒夜光杯”,在唐代这个“无人不饮酒、无人无好酒”的朝代,琳琅满目的美酒,鼓乐齐鸣的筵席,开篇一句便点出了这是一个豪情畅饮的欢聚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兴奋昂扬的感情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此句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解读,一种是说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意在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此时作战的号角声响起,意在突出沉重、悲凉、感伤的氛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喝醉睡躺在沙场上,朋友您别取笑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有几个人能安全归故乡呢?清代诗人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生活难免失意,但永远别失去骨子里那份潇洒。就像**《美丽人生》那样,就算在最艰难最绝望的日子里,就算岌岌可危,死亡近在眼前,也可以用勇气与智慧去照亮你想照亮的人,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伤感。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好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

泊秦淮

 杜牧〔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夜泊秦淮,诗人听到隔江传来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不知”实为“商女”开脱之词,唱者无心,而听者有意。“犹唱”二字上溯历史,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不堪设想。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此诗构思奇巧,情景交融,用典恰当,寓意含蓄,语言凝炼,诗评家沈德潜盛赞此诗为“绝唱”,确实是名不虚传。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如果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示着凄清悲凉,那么“江枫渔火”难道不给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然而,“对愁眠”却凸现在人们面前。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满目寒霜洒遍江天,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人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来),最忌的是景物伤怀,诗人泊船于枫桥之下,本来心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月。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人无限牵挂,可谓归心似箭,盼望与家人团圆,然而,他却客舟孤苦、愁怀难遣。残月也许已给诗人一丝莫名的预示,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听到乌鸦啼叫,人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又怎能不令诗人一阵阵心寒?

 “江枫渔火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作者为什么愁?有几多愁?景愈美则情(愁)愈烈。诗人面对美景,却没有半点的欢乐,愁得辗转反侧,这是为什么?我们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不得而知。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七言绝句

逢入京使

 岑参〔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思,全句说: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下面是 分享的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嫦娥

 李商隐〔唐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2.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马嵬坡

 郑畋〔唐代〕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译文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夫妻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注释

 马嵬(wéi)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3.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桃花溪

 张旭〔唐代〕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

 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

 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4.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5.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6.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

7.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凉州词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8.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我经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知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9.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唐代〕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 箫?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谢。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 箫?

 注释

 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

 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

 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

 凋:凋谢。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 箫于此,故名。”

 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女。

 教:使,令。

10.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月夜

 刘方平〔唐代〕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静更深,朦胧的斜月撒下点点清辉,映照着家家户户。夜空中,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

 今夜出乎意料地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注释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七言绝句经典古诗大全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下面是 分享的七言绝句经典古诗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七言绝句经典古诗:泊船瓜洲

  朝代:宋朝|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鉴赏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篇二七言绝句经典古诗:枫桥夜泊

  朝代:唐朝|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鉴赏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此外,也有人认为第一句诗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景象:乌臼鸟叫了,月亮下山了,天亮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而后三句采用倒叙方法,写诗人整个夜晚都处于失眠状态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篇三七言绝句经典古诗:小儿垂钓

  朝代:唐朝|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鉴赏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篇四七言绝句经典古诗:滁州西涧

  朝代:唐朝|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篇五七言绝句经典古诗:小池

  朝代:宋朝|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鉴赏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今译]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赏析]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篇六七言绝句经典古诗:望庐山瀑布

  朝代:唐朝|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鉴赏

 本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唐诗中的经典七言绝句

#诗词鉴赏# 导语七言绝句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欢迎的样式之一。下面 就给大家分享下唐诗中的经典七言绝句,欢迎阅读!

篇一唐诗中的经典七言绝句

 1、《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1、《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4、《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5、《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篇二唐诗中的经典七言绝句

 1、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5、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1、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8、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1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篇三唐诗中的经典七言绝句

 1、《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7、《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8、《写情》

 唐·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9、《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0、《燕子楼》

 唐·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11、《赠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12、《遣怀》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3、《瑶池》

 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4、《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关于“经典古诗七言绝句阅读【十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qkss.com/shiji/2168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