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诗集---> 赵盾文言文翻译(哪些中国文学作品有英译本?英文名是什么?)

赵盾文言文翻译(哪些中国文学作品有英译本?英文名是什么?)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诗集     发布时间:  2024-05-16    点击:  260 次

赵盾文言文翻译

网上有关“赵盾文言文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哪些中国文学作品有英译本?英文名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晋灵公不君》文言文翻译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 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2. 《晋灵公不君文言文》翻译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tony817991 《晋灵公不君》翻译晋灵公不行君道。

增加赋税来往墙上涂饰彩绘。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弓并以次为乐。

厨师炖熊掌因为不熟,被杀后,放于畚(植物枝条编成的筐篓器物)中,命人用车装着经过朝廷。赵盾,土季看到厨师的手,问明原因后担心灵公无道杀人的事。

准备进忠言,土季说:“劝告而不接受柬言,就没有人继续向您进柬了。”我(土季)先去劝柬,如果不行,你再去。

(土季)往前走一步,伏地行一次礼,这样走三次,来到檐下,灵公先是假装没看见,后来不得已才理睬他,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会改掉的。”土季恭敬的行礼后说:“谁不犯错误呢!知道错误而进行改正,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了。

诗中说‘没有哪个事没有开始,但很少有终。’如果您象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很少。

你如果能够有始有终,则国家社稷进而稳固,岂仅仅是群臣有所依靠。又比如‘周宣王有了过错,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如果您(天子)能够补救过失,您的君位就不会失去了。”晋灵公仍然不进行改正。

宣子多次进柬。灵公讨厌赵盾,谴使刺客杀赵盾。

早晨,寝室的门打开后,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看时间还早,和衣闭目养神。刺客退出后,感叹说:“不能不恭敬啊,百姓的好官,杀一个好官,是不忠;不完成天子的命令,是不信。

在这不忠不信中占有一样,不如死啊!”撞槐树自杀了。在九月的秋天,晋灵公赏赐赵盾喝酒,埋伏的兵丁准备将其击杀。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知道后,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

3.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文翻译

赵氏孤儿 赵盾接替成季主持国政两年之后,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纪小。

赵盾由于国家多难,想立襄公的弟弟雍为国君。雍当时在秦国,就派使臣去迎接他。

太子的母亲日夜啼哭,叩头对赵盾说:“先君有什么罪过,为什么要抛弃他的嫡子而另找国君呢?”赵盾为此事忧虑,恐怕她的宗亲和大夫们来袭击杀死自己,于是就立了太子,这就是晋灵公,并派兵去拦截到秦国迎接襄公弟弟的一行人。灵公即位之后,赵盾更加独揽晋国的政事。

灵公即位十四年,赵来越骄纵。赵盾多次进谏,灵公不听。

一次吃熊掌,没有煮熟,就把膳食官杀了,让人把他的尸体抬出去,正好被赵盾看见。灵公因此害怕,想要杀害赵盾。

赵盾平素待人宽厚慈爱,他曾经送食物给一个饿倒在桑树之下的人,这个人回身掩护救了赵盾,赵盾才得以逃走。他还没有逃出国境,赵穿就杀死了灵公,立襄公的弟弟黑臀为君,这就是晋成公。

赵盾又回来主持国政。君子讥讽赵盾“身为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返回来也不诛讨逆贼”,所以史官记载说“赵盾杀了他的国君”。

晋景公的时候赵盾去世,他的谥号是宣孟,其子赵朔承袭爵位。 晋景公三年(前597),赵朔率领晋国的下军援救郑国,与楚庄王在黄河边交战。

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为夫人。 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要诛杀赵氏家族。

当初,赵盾在世的时候,曾梦见叔带抱着他的腰痛哭,非常悲伤;之后又大笑,还拍着手唱歌。赵盾为此进行占卜,龟甲上烧出的裂纹中断,可后边又好了。

赵国一位名叫援的史官判断说:“这个梦很凶,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可也是由于您的过错。到您孙子那一代,赵氏家族将更加衰落。”

屠岸贾这个人,起初受灵公的宠信,到景公的时候他就做了司寇,将要发难,就先惩治杀灵公的逆贼以便牵连出赵盾,同时遍告所有的将领说:“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贼之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么能惩治罪人呢?请各位诛杀他们。”

韩厥说:“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在外地,我们的先君认为他无罪,所以没有杀他。如今各位将要诛杀他的后人,这不是先君的意愿而是随意滥杀,随意滥杀就是作乱。

为臣的有大事却不让国君知道,这是目无君主。”屠岸贾不听。

韩厥就告知赵朔赶快逃跑。赵朔不肯逃跑,他说:“您一定能不使赵氏的香火断绝,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恨了。”

韩厥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谎称有病不出门。屠岸贾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赵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

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去搜查。

大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声音。

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一定要再来搜查,怎么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很难啊。”公孙杵臼说:“赵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婴儿背着,给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

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对将军们说:“我程婴没出息,不能扶养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将军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

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

将军们不答应,立刻杀了杵臼和孤儿。将军们以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很高兴。

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终于和他一起隐藏到深山里。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是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

景公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便说:“大业的后代子孙中如今已在晋国断绝香火的,不就是赵氏吗?从中衍传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鸟嘴,来到人世辅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辅佐的几位周天子,都有美好的德行。

再往下到厉王、幽王时昏庸无道,叔带就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们世代都建立了功业,从未断绝过香火。如今只有君主您灭了赵氏宗族,晋国人都为他们悲哀,所以在占卜时就显示出来了。

希望您考虑考虑吧!”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厥就把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

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众多随从迫使将军们同赵氏孤儿见面。赵氏孤儿名叫赵武。

将军们不得已,只好说:“当初下宫那次事变,是屠岸贾策。

4. 楚人患眚的原文及翻译

楚国有个得眼病的人,一天对他的妻子说:“我的眼睛好了,我看见邻居家屋上的大树了。”

他的妻子说:“邻居家屋上没有树啊。”在湘山拜神许愿时,他又对他的仆人说:“我的眼睛好了,我看见了四通八达的大道啦,那大道上熙熙攘攘的,不是车马人流吗?”他的仆人说:“我所望见的都是河流山峦,哪里有什么通衢大道呀?”没有树却说能看 到树,没有路却说能看到路,难道能说眼睛好了吗?实际上是眼睛有毛病啊。

不通达却自以为通达,不透彻却以为透彻,难道是心里明白吗?实际上是思想上出了问题啊!原文: 楚人有患眚者,一日谓其妻曰:“吾目幸矣,吾见邻屋之上大树焉。”其妻曰:“邻屋之上无树也。”

祷于湘山,又谓其仆曰:“吾目幸矣吾见大衢焉纷如其间者非车马徒旅乎?”其仆曰:“我所望皆江山也,安有大衢?”夫无树而有树,无衢而有衢,岂目之明哉?目之病也!不达而以为达,不贯而以为贯,岂心之明哉?心之病也!此文出自清·唐甄所著的《潜书》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明末清初唐甄(1630-1704)撰。唐甄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更名甄,别号圃亭,四川达州(今达县)人,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合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与遂宁吕潜、新都费密,合称“清初蜀中三杰”。

被中宣部、国家教委评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位杰出思想家之一。他潜心于先秦诸子百家,摒弃汉代以下学者著作,尤不满汉儒经学和宋代程朱理学,晚年对王阳明学说十分崇拜。

《潜书》原名为《衡书》,意在“权衡天下”,后因自己接连遭遇不幸,改其名为《潜书》,意即“潜存待用”。唐甄的先世在明代是达州的显贵,至明末而衰落。

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中举,会试不第,后出任山西潞安府长子县知县,任职不满十月因受逃犯牵连而被革官。革职后为追求一官半职,曾游历河北、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但在这些地区而屡遭打击,连蹇不遇,颠沛流离,潦倒穷困,最后隐居于吴江。

在隐居生活中,为了糊口养家,只好坐馆授徒,为达贵子弟的家庭教师,或者著书卖文,过着极端穷困的生活。他企望通过他的学说主张影响现实政治,幻想有得以一试其抱负而为“王者师”的机会。

在饥寒交迫的晚年,唐甄仍“权衡天下”之志不改,“富民求实”之心不移,振笔著书不辍。主要有《潜书》、《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圃亭集》等。

唐甄自述:“吾少不知学,四十而后志于学。窃闻圣人之道而略知圣人治天下之法,勤于诵读,笃于筹策。

鸡鸣而起,夜分而寝。”他辛勤著述三十余年,著有《潜书》、《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潜文》、《潜诗》、《日记》等著作。

上述著作,除《潜书》外,均已散失。学者魏源的著述《海国图志》受《潜书》思想的影响很大。

韩国日本等国有专门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潜书》,并将《潜书》作为本国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学习的教材。

5. 赵盾弑其君原文及翻译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左传·宣公二年》鲁宣公二年,乙丑日,赵穿(赵宣子盾堂弟)在桃园攻杀晋灵公,赵宣子没有出境就回到了国都复位正卿,晋太史董狐写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君主。”

把记录在朝堂上展示。赵宣子说,“不是这样的。”

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不讨伐弑君之贼,不是你是谁?”赵宣子说:“唉,我怀念祖国,反而为我招致哀戚,这大概说的就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坚持写史原则不隐瞒;赵宣子,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原则而蒙受恶名。

可惜啊,(如果当时)越过国境就避免了。”。

6. 古文名词动用读音问题古文名称做动词时读音怎么变化

你说的是在古代汉语中的破读现象,又叫读破、破音或破音异读,是三种异读情况之一.它是通过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区别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语法现象.具体说来,又分三种类型:一、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破读 例如“王”字,在古文中通常是作名词用,读阳平wáng,表“帝王”“国王”之义.如果当动词,作谓语,表示“统治(天下)”“称王”,就读去声wàng了.如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五蠹》)中,前一“王”字读wáng,后一“王”字读wàng.二、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的破读 某些及物动词在使动用法情况下,也要破读.如“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中的“饮”字.要破yǐn为yìn .三、名词使动用法的破读 名词使动用法的破读与名词用如一般动词有些类似,常见的是“衣”和“王”两字的破读.这种“衣”字破读的典型例句是“解衣衣我”(《史记?淮阴侯列传》),其中第二个“衣”字属名词的使动用法,读为yì.。

7. 《晋灵公不君文言文》翻译

晋灵公不走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涂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哪些中国文学作品有英译本?英文名是什么?

1. 古文那个词形容安稳

形容安稳的词语有:

1、安然如故

解释:指还像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读音:ān rán rú gù。

引证: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

例句:只有你安然如故,我才可以放心离去。

2、安家乐业

解释:指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读音:ān jiā lè yè。

引证: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薄收赋税,毋殚民财,使天下梨元咸安家乐业。”

翻译:少征收赋税,不要耗尽人民的财物,使天下民众都能有安稳的劳动和生活。

例句:从此以后,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景色迷人,成了人们安家乐业的绿色福地。

3、安若泰山

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

读音:ān ruò tài shān。

引证:唐朝李延寿《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翻译:自己称自己平安稳固,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过。

例句:虽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新建的大坝却仍然安若泰山。

4、安居乐业

解释: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读音:ān jū lè yè。

引证:春秋老子《道德经》:“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使人民只有结绳这样的欲望,而不会勾心斗角算计多多。吃着自己的想吃的粮食,穿着自己想穿的衣服,住在自己想住的房子,保持着自己祖辈传承的风俗习惯。两个相邻的国家,即使对面就能看见,鸡犬的声音都能互相听见,但是两个国家的人们有了喜事或丧事都不会互相来往。

例句: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5、清闲自在

解释:指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读音:qīng xián zì zài。

引证:元代王实甫《丽堂春》第四折:“老夫自谪济南歇马,倒也清闲自在。”

翻译:老夫自从被贬官到济南,停止工作以后,倒也清静空闲,无拘无束。

例句:爸爸退休之后,日子过得清闲自在。

四大名著英文翻译

元末明实施耐庵所着《水浒传》,原书早在 300 多年前就流传到东西方各国,在 17世纪的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后被译成英、法、德、意、匈、捷、波兰等 12 种文字在各国发,其中,日本就有 18种日文译本。西方最早七十回全书译本是德文,书名《强盗和士兵》,法译本为《中国的勇士》,英译本为《发生在河边的 故事》,另有一些英文版译为《在沼泽地里》。译得最好的是 1938年诺贝尔文学 奖获得者、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中文名字赛珠珍)的译本,书名 《四海之内皆兄弟》, 1933年出版,连鲁迅在给友人信中都称赞∶“近布克夫人 译《水浒》,闻颇好。”意大利人安德拉斯节译《水浒传》 中鲁智深的故事,书 名《佛节记》;德国人译杨雄故事,书名《圣洁的爱》;节译武大郎与潘金连故 事,取名《卖大饼武大郎和不忠实妇人的事》;节译智取生辰纲故事,取名《黄 泥岗的袭击》和《强盗设置的圈套》。

罗贯中所着《三国演义》,在日本流传最广,不同的日译本有吉川英治《三国演义》,三间评价的<三国志演义》,村上知 行的《全译三国志》。美国有位翻译家节译《三国演义》中关羽故事,书名《战 神》。

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早在 1831年就有日译本《通俗西游记》,其后英、西班牙、捷、波、俄等国都有译本。翻译家将书名译得五花八门, 英译本为《猴》,其它译本有《猴王》、《猴子历险记》、《猴子取经记》、《 侠与猪》、《神魔历险记》等。

兰陵笑笑生所着《金瓶梅》,从 19世纪中叶 就开始在欧洲传播,欧洲最早译本是苏利埃·德·莫朗的法译本《金莲》,德国 汉学家弗·库恩根的德文译本名叫《金瓶梅·西门庆与其六个妻妾奇情史》;如今,西方有英、俄、西班牙、瑞典、芬兰、捷、南斯拉夫等译本。

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在国外已有十几种文字共 23种主要版本,受到各国读 者欢迎。世界各国较重要的百科全书,都有专条介绍《红楼梦》,美国的《美利 坚百科全书》誉之为“世界文坛的一座丰碑”。《红楼梦》早在乾隆 58年(1795年)就传入日本,但是,最早翻译《红楼梦》的却是英国人。道光 22年( 1842年),英国人汤姆将它的几个章节译成英文,书名《红楼梦幻》;英国汉学家 戴维·霍克斯等翻译成五卷英译本,书名《石头记》。《红楼梦》俄译本书名为 《红楼阁里的梦》,法译本则叫《庄园里的爱情》。

有的作品短小精悍,更为翻译家所青睐,因而译名繁,妙趣横生。元代王实甫名剧《西厢记》,译成法文书名《热恋中的少女,中国十三世纪的爱情故事》 。元代纪君祥名剧《赵氏孤儿》, 1756年由一个华名叫马若瑟的法国传教士翻译 介绍到欧洲,同年,法国大作家伏尔泰把它改写成《中国孤儿》搬上巴黎舞台; 后来德国大诗人歌德又将它改编成悲剧《哀兰伯诺》,主人公哀兰伯诺就是剧中 人物赵盾的儿子赵孤。《赵氏孤儿》是 18世纪唯一被欧洲人接受的中国戏剧。

明代冯梦龙选编《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德·莫朗把它译成《蒙辱的东方女性》,而英译本是《名妓》,颇具欧美小说风格。

清代蒲松龄小说集《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保、匈、波、爱沙尼亚、丹麦等 20多种文字译本 。 1784年,《聊斋志异》传入日本,书名为《艳情异史》,意大利文译成《老虎 作客》,英文译成《人妖之恋》。清代李汝珍小说《镜花缘》,俄译本名是《镜 子里的姻缘》。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小说《庄子休妻鼓盆成大道》的译作,翻译者竟把它译成《不忠诚的鳏夫》,恰与原意相反,读后使人感到茫然。

《红楼梦》:

1、The Story of Stone《石头记》

2、A Dream of Red Mansions/Chamber(红色大楼/房间的梦)

3、The Cowherd and the Weaving Girl(牛郎和织女)

《三国演义》:

1、《Romantic of Three Kingdoms》—— 三个王国的罗曼史

《水浒传》

1、《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2、《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 the Leopard》——四海之内皆兄弟:豹子的血

3、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七十一回本,取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4、《OUTLAWS IN THE MARSH》——沼泽地里的逃犯

最早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

《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去西方旅游)

Monkey / The Monkey King(猴王)

还有其他的:

1、《金瓶梅》译成法文,题目成了《热恋的少女·中国13世纪的爱情故事》

2、《聊斋志异》的意大利文版译作《老虎作客》

3、《赵氏孤儿》由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改写后易名为《中国孤儿》.译作,也有节译的.

4、《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德莫朗译成《蒙辱的东方女性》,而英文译名则是《名妓》.

5 、《聊斋志异》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Studio(摄影棚里的寂寞传奇)

6、《西厢记》The Western Chamber(向西边窗口)

8、《醒世恒言》Stories to Awaken Men(觉醒者的故事)

9、《喻世明言》Stories to Enlighten Men(开导者的故事)

10、《警世通言》Stories to Warn Men (警告者的故事)

11、《官场现形记》Exposure of the Official World(接触官方世界)

12、《本草纲目》Outline of Herb Medicine(贺伯固医学概要)奇怪!

13、《史记》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历史学家的纪录)

14.《资治通鉴》History as a Mirror(以史为镜)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

见译文

(晋灵公)仍旧不改。赵宣子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暗杀他。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宣子)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晋灵公不君》是出自《左传》中应用春秋笔法较明显的一篇文章。下面是我整理的这篇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晋灵公不君》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 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晋灵公不君》翻译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董狐直笔文言文

1 文言文《董孤直笔》翻译

拼 音 dǒng hú zhí bǐ 同义词 无 反义词 无 出 处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用 法 作宾语、定语;指尊重历史事实 故 事 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赵穿刺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赵盾不服要求改写。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贼,你就是主谋,这事我就是死也不会改。” 董狐直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O咏史官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宋黄庭坚《王彦祖惠其祖黄州制草书其后》:“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另参见文明部·文具“董狐笔”、人物部·官吏“董狐”。 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董狐没有错,他是一位好史官,据法直书而不加隐讳;赵盾也没有错,他是一位贤明的大臣,为了法度而蒙受恶语,真是可惜啊!如果赵盾逃跑出了国境,就可以免除弑君之名了。 杜甫在《写怀》一诗中提到董狐笔:“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宋代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就有这个典故:“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2 董狐直笔的简介

拼 音 dǒng hú zhí bǐ

同义词 无

反义词 无

出 处: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用 法: 作宾语、定语;指尊重历史事实

故 事: 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赵穿刺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赵盾不服要求改写。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贼,你就是主谋,这事我就是死也不会改。”

董狐直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O咏史官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宋黄庭坚《王彦祖惠其祖黄州制草书其后》:“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另参见文明部·文具“董狐笔”、人物部·官吏“董狐”。

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董狐没有错,他是一位好史官,据法直书而不加隐讳;赵盾也没有错,他是一位贤明的大臣,为了法度而蒙受恶语,真是可惜啊!如果赵盾逃跑出了国境,就可以免除弑君之名了。

杜甫在《写怀》一诗中提到董狐笔:“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宋代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就有这个典故:“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3 奇货可居 伯玉知非 彩衣娱亲 吹箫乞食 春花秋月 董狐直笔 管鲍之交 九

奇货可居(qí huò kě jū):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 以捞取名利地位。

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吹箫乞食: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董狐直笔: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管鲍之交: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九原可作: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事齐事楚: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希望可以帮到你、、、

4 初中文言文吴兢不改史翻译着作郎吴兢撰《则天实录》,言宋璟激张

武则天晚年有两个宠臣,一个叫张昌宗,一个叫张易之二张恃宠骄横,宰相魏元忠很气愤,就对武则天说他们是小人,不该把他们留在身边二张知道了这件事,担心武则天死后,魏元忠要处置他们,因而对魏元忠怀恨在心,便诬陷魏元忠有不忠于武则天的谋议武则天遂下令逮捕了魏元忠为了置魏元忠于死地,张昌宗暗地里诱逼凤阁舍人张说,让他出面作证,就说自己亲耳听到过魏元忠的言论,事成之后,报以美官张说当时就答应了一天,武则天传召张说在他进宫之前,同为凤阁舍人的宋璩劝他说:“名义至重,鬼神难欺,可万万不能伙同小人陷害君子呀!”张说听从了宋璨的话在武则天问及此事时,张说如实禀告,说自己没有听到魏元忠说过不忠于武则天的话,是张昌宗逼迫他让他诬陷魏大人结果,魏元忠得以免死,张说被流放岭南文馆学士吴兢在撰写《则天实录》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上了这一段历史事实武则天死后,张说又回到朝中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起,张说一直担任宰相等要职,并兼修国史他看到这段记载后,觉得尽管符合事实,但有损自己的形象,所以就动了改史的念头张说知道这是吴兢写的,却故意说:“刘五(即史学家刘知几)太不相容了!” 吴兢站起来说:“这本是我写的,这段史文的草稿都在,您怎么能错怪死去的人呢?!”他说这话时,与他在一块工作的史官们都惊得变了脸色后来张说又请求吴兢改动几个字吴兢就是不答应,他说:“假如顺从您的请求,那么这部书的笔法就不能算作正直的,怎么能够让后世相信呢?!” 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董狐说过,作为一个史官,最重要的就是诚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是对后代人的欺骗他认为史官的职责就是记录真实的历史,决不能为了个人私利改写史书,否则就丢掉了作为一个史官应有的节操吴兢同董狐一样,也是一位诚实正直的史官。

5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D 干宝兄弟年纪还小,不知道这件事审:知道(2)C “宣皇帝廓定四海”与“武皇帝受禅于魏”结构对称,中间,“魏”后断句,排除A、D;“纪传不存于王府”与“德音未被乎管弦”结构对称,中间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宣皇帝平定了天下,武皇帝在魏国受禅,美好的德行、大的功勋,追寻到前代的帝王与圣贤然而纪传不存在官府,好名声没有被流传(3)B “在太守任上”错,原文为“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应是任“散骑常侍”的时候(4)①烈:业绩;厌:满足句子翻译为:上陈祖宗的业绩,下记将相辅佐的功勋,务求照实记录,作为后代的准则,满足举国的愿望,使人神欢愉②博采:广泛地搜集;因:通过;志:陈述句子翻译为:刘惔说:“你真可以说是记载鬼神的董狐(好史官)”干宝广泛地搜集了各种见闻后,就混杂糅合,虚虚实实,通过作序来陈述他的志向答案:(1)D (2)C (3)B (4)①上陈祖宗的业绩,下记将相辅佐的功勋,务求照实记录,作为后代的准则,满足举国的愿望,使人神欢愉②刘惔说:“你真可以说是记载鬼神的董狐(好史官)”干宝广泛地搜集了各种见闻后,就混杂糅合,虚虚实实,通过作序来陈述他的志向。

6 ( )( )直笔 ( )( )使楚

董狐直笔

解释: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晋灵公好狗文言文答案

1 我要在《晋灵公好狗》这篇文言文中的几句话中字的翻译及句意

不因屠岸贾 中的 “ 因”

因——因循,遵照。

卒忘其身以及其君中的 “卒”

卒——卒至,最后,终归

宠安足恃哉 中的 “恃”

恃——仗恃、依赖,仗着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

译:晋灵公开心极了,拿供奉士大夫级别的肉食来喂狗。

蠢虫食木,木尽则虫死。

译:蠕动的蛀虫啃食木头,当蛀虫将赖以栖身的木头啃食清光后,暴露的的蛀 虫也就死了。

整体感知:

1。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则夸狗以悦公,

君主玩物丧志,臣下本应据理规谏才是,而屠岸贾邀宠夸狗媚主,此小人一也。

2屠岸贾命虞人取他狐以献,曰:“狗实获狐。”

作假以掩饰己过,此小人二也。

3。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屠岸贾大获。

中饱私欲,小人三也。

2 阅读上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题1:C小题2:B 小题3:C小题4:B小题5:过而能改 / 靡不有初小题6:①提弥明徒手同猛犬搏斗了一阵把它打死。

赵盾(愤愤地)说:“废弃忠良豢养恶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用!”(提弥明保护着赵盾,)一边打一边往外走,结果提弥明为伏兵所杀。②问他这是为了什么,灵辄说:“我在外谋差事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

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她吃。”③赵盾派遣赵穿到周王朝迎接公子黑臀回国,并立他为国君。

小题1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的理解。答案C项,“及溜”可以判断出“溜”的词性应该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应该接解释为“屋檐”,是名词。

小题2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两个句子中的“之”都是代词,是第一人称代词“我”。

A使妇人载 以 过朝“以”连词,表修饰,伴随“过朝”的动作;请 以 遗之“以”后省略代词“之”,以是介词,把。C宣子未出山 而 复 “而”连词,表示承接,反不讨贼,非子 而 谁“而”连词,表示并列。

D 其 我之谓矣 “其”语气词,表示揣测语气,恐怕; 赵盾弑 其 君“其”代词,表示物主“他的”。小题3考查文章的内容要点。

②是说宣子的最终被封 ③ 是孔子对赵盾行为的评价④是宣子关怀落难的人,表现其善良。小题4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和评价。

B项“赵盾进谏后晋灵公仍不肯改过,所以又多次进谏,却触怒了晋灵公”不是赵盾进谏后晋灵公仍不肯改过,“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是“士季”先进谏。小题5过而能改 靡不有初小题6①明,人名,要注意;弃人,放弃人,意思是不用人;虽,即使;何为,为,用,意思是何用,有什么用;且,表示动作伴随的连词,一边……一边;死之,是死于之德省略,被他们杀死。

抓住关键词和句式。② 宦,作动词,是“为宦”,做事,谋生的意思;“母之存否”做“未知”的宾语,所以“之”做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焉,代词,指代“家”;请是“请允许我”的意思;以遗之,省略句,省略“之”,遗,送给,意思是“把这些食物送给她”。

③使,动词,派;逆,迎,迎接;立之,省略“为君”。参考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重敛赋税来粉饰宫墙。

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以取乐)。(一次),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杀了厨师,(把尸体解了)放在篓中,让宫女抬着经过朝庭送出去。

晋国大臣赵盾、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向宫女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和士季)打算进宫规劝晋灵公。

士季说:“我俩要是一同进行规劝,他若不肯接受,就没有人再去进谏了。”士季前进三次到了檐下,灵公才理睬了他。

灵公抢先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事情不难有个好开头,但很难能有个好结尾。像《诗经》所说的,能够真正改正错误的人太少了。

您若能改正错误贯彻始终,就连整个晋国也可以永远安固了,岂只是群臣能有所依赖。《诗经》上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说的就是周宣王能接受大臣规劝改正错误。您能够补救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虽然说改)还是没改。赵盾又多次进谏。

晋灵公对赵盾的劝谏非常反感,于是就派鉏麑去刺杀赵盾。一天早晨,鉏麑潜入(赵府),(见赵盾)卧室的门已经开了。

赵盾已经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坐在那里闭目养神。鉏麑退了出去,自言自语地感慨:“(他在家里还)不忘恭敬国君,真是晋国百姓的好官。

我杀了百姓的好官,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命令,就是不信。在不忠不信中占一,还不如死了好。”

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季九月,晋灵公请赵盾(进宫)饮酒,暗中埋伏下武士打算在宴席上杀害他。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觉了这件事,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陪侍国君饮宴,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节了。”于是提弥明扶着赵盾走下殿来。

灵公忙唤猛犬追咬赵盾。提弥明徒手同猛犬搏斗了一阵把它打死。

赵盾(愤愤地)说:“废弃忠良豢养恶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用!”(提弥明保护着赵盾,)一边打一边往外走,结果提弥明为伏兵所杀。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休息在桑树浓密的荫凉处。

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得很,赵盾问他生了什么病,灵辄答道: “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赵盾送给他东西吃,灵辄却留一半不肯吃。

问他这是为了什么,灵辄说:“我在外谋差事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她吃。”

赵盾让他把食物全吃了,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一些肉,装在口袋里让灵辄带回去。后来灵辄做了灵公的武士,(在这次事件中,)灵辄把兵器倒过头来挡住其他武士,掩护赵盾脱了险。

赵盾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我就是饿倒在桑林里的人。”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什么也没告诉就走了,于是逃亡了。

宣公二年九月二十七。

3 阅读下面短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答案:解析:(1)您进谏而君王不听,就没有人接着进谏了。

请允许我先去进谏,如果君王不听,那你再接着进谏。 (2)麑一清早去赵盾家,看见赵盾的卧室的门已经开了,赵盾穿得整整齐齐准备上朝。

时间还早,赵盾正坐着打瞌睡。 提示: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立足点在词类活用、关联词语、文化常识。

第(1)句“会”,士季名,古人自称名表谦虚,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是项羽的名。“请”,谦辞,请允许(我);“不入,则子继之”句中有假设关系,翻译时应补出假设关系“如果……那么……”。

第(2)句重点“辟”,开,此处意在强调汉语同义词并用如“开辟”。“假寐”,打瞌睡。

本段重点词语还要关注:君,在“晋灵公不君”中活用为动词,“不君”,即“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中“以”表目的,译为“来”,“用来”;“置诸畚”中“诸”为兼词,之于,译为“把他放在畚箕里”。

4 《晋灵公不君》文言文翻译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 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关于“赵盾文言文翻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qkss.com/shiji/2291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