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诗集---> 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越王勾践反国的人物生平)

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越王勾践反国的人物生平)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诗集     发布时间:  2024-05-16    点击:  220 次

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

网上有关“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越王勾践反国的人物生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这一成语典故,和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有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国大军攻破吴国都城,迫使吴王夫差自尽,勾践得以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值得注意的是,越王勾践之所以要卧薪尝胆,是因为之前的吴国实在太强大了,一度让越王勾践成为了阶下囚。对于春秋末期崛起的吴国,不仅击败了齐国这样的强国,还曾在柏举之战中攻破楚国都城,从而称霸中原。

首先,吴国的疆域,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

吴国的都城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在春秋末期,楚国在柏举之战中攻破楚国都城,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

不过,如此强大的吴国,却在春秋末期被越国消灭,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吴国曾经有机会消灭越国,结果吴王夫差没有斩草除根,这给吴国留下了心腹大患。公元前494年(夫差二年),吴王出动全部精兵伐越,在夫椒大败越军,终于报了姑苏失败之仇。此战,越王勾践只得带五千甲兵躲进会稽山。在此背景下,伍子胥等人就劝谏吴王夫差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越王勾践。

但是,吴王夫差却是妇人之仁,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求和请求,于是从吴国撤军。并且,面对越王勾践的假意臣服,吴王夫差逐渐忽略了越国这一背后的心腹大患。

在地理位置上,越国正好处在吴国的南边,如果没有彻底解决越国,吴国在和北边的齐国、晋国争霸时,完全有被越国偷袭的风险。

因此,吴王夫差放弃了彻底消灭越国机会,成为其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吴王夫差将重心放在和中原大国争霸,导致后方空虚,还造成士兵疲惫,也是吴国被越国消灭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489年(夫差七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幼小无势,于是兴兵北伐齐国。伍子胥劝谏道:现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刻准备报复吴国,所以吴国不应该兴兵讨伐齐国,这样会给越国以可乘之机。

不过,吴王夫差不听,北伐齐国,在艾陵之战大破齐兵。公元前487年(夫差九年),吴国还顺势讨伐了鲁国。

在此之后,伍子胥屡次劝谏,逐渐激怒了吴王夫差,于是给子胥属镂之剑令其自杀。对此,伍子胥的自杀,无疑是吴国的一大损失,这让吴国的有识之士感到良心,导致吴国上下离心。

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想称霸中原。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夺盟主之位。晋国大夫赵鞅发怒,要攻吴王,这才让晋定公当了盟主。吴王盟会已毕,与晋定公分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吴王夫差北上和晋国等大国会盟的时候,越王勾践偷袭了吴国,俘获吴国太子友。吴人向夫差报告失败的消息,吴王害怕有人泄露消息,让会盟的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于是怒斩七人于帐前。

由此,对于焦虑不安的吴王夫差,匆忙赶回吴国后,又被越国击败。公元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国更加强大。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大败吴兵于笠泽。

最后,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由此,和吴王夫差的妇人之仁不同,越王勾践并没有给吴王夫差多少喘息之机。一年后,越国大军成功包围吴国都城。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

对此,吴王夫差表示:“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在吴王夫差自尽后,越王勾践成功消灭了吴国。

对此,吴王夫差连续多年兴师动众,和齐国、鲁国、楚国、晋国等大国交锋,导致吴国将士十分疲惫,再加上吴王夫差除掉伍子胥等忠良之士,更让吴国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力挽狂澜了。

于是,在内忧外患之下,吴国最终被越国消灭。勾践灭吴之后,踌躇满志,仿效夫差,经过吴国开凿的邗沟,北渡淮水,与齐鲁诸侯会于徐州,并致贡于周。

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伯”(霸主)。越这时的领土已过淮水以北,与鲁国接壤,东面由今宁波出海,南自今绍兴诸暨以至温州,西面则达今江西鄱阳湖。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越王勾践得以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当时的越国,更是成为不输晋国、齐国、秦国、楚国的大国了。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越国在战国中期被旁边的楚国消灭,所以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了。

越王勾践反国的人物生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闲行言之。”于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闲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礶翟,齐小白礶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践曰:“善。”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菷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居三年,勾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觽,可乎?”对曰:“未可。”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勾践卒,子王鼫与立。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句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索隐述赞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与吴争强。檇李之役,阖闾见伤。会稽之耻,勾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尝。卒复雠寇,遂殄大邦。后不量力,灭于无强。

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吴王阖闾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军所败。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勾践不断举兵伐吴。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越王勾践实则应写作“句践”。古时并无“勾”字,用“句”字通之。乾隆刊武英殿本《史记》错引了明代不正规监本写成了“勾践”,造成后世从误者甚多,导致近代已积非成是。如《史记》中,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章中写道:“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我们知道现代汉字“句”与“勾”分了家,但有些古代人名和古代地名在书写时仍不能由我们任意改变,人名“句中正”(《说文》校订者之一),地名“句无”“句章”等的“句”字均读gōu,但不能写作“勾”。但是现在勾践已经几乎当做正式的叫法了,即便是一些很专业的书籍,也成为勾践,那么我们也就将错就错罢。



吴越争霸中,越过打败,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夫差称臣。越王勾践是如何反败为胜,最终打败吴国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吴王阖闾战死。其子夫差即位,发誓要报仇。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年),夫差任命大夫伯嚭为太宰,向他学习战射,要雪耻檇李之战之辱。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春,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率军攻越,在夫越(今浙江绍兴北)打败越军,越军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越王勾践率披甲持盾的5000名士兵守卫,同时贿赂吴太宰嚭而求和。越国又给夫差进献美女求和,伍员认为不妥,但夫差有志向北方扩土,不纳伍员之言,与越媾和。勾践与范蠡作为人质留在吴国,卑事夫差,而把治理国政之事交给文种。勾践在越三年,到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吴王夫差赦勾践归国。他苦心积虑,立志报仇雪恨,为了磨砺志气,不忘屈辱,他把苦胆挂在室内,吃饭之时一定要先尝苦胆。睡觉时候身下垫着木柴,以使自己警惕,不得居安忘危,丧失报仇雪恨的决心。他亲自与百姓一起共同耕作,让夫人织布裁衣,食不加肉,衣不饰采,与民同甘共苦。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周敬王三十八(前482)夏,越王勾践乘夫差远出,以大军攻吴,大败吴师,破吴都。周元王四年(前473),勾践再次大举攻吴,击败吴军,夫差自杀。此后,周元王封勾践为伯,即为诸侯之长,勾践遂称霸于诸侯。

关于“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qkss.com/shiji/2292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