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诗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成语 一点灵犀 的出处?)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成语 一点灵犀 的出处?)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诗集     发布时间:  2024-05-17    点击:  244 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关“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成语 一点灵犀 的出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意思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

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内容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注释: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

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

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

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商隐

成语 一点灵犀 的出处?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释义:1指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比喻心心相印。2指聪敏。

读音:yī diǎn ling xī

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 的《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商隐参加了岭南节度使王茂元举行的一次宴会。在宴会上,他认识了王茂元的小女九朝云。朝云长得端庄秀丽,李商隐对她一见倾心,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

席终人散,李商隐回到自己的寓所。这短暂的相遇,使他难以忘怀。于是,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他多次情不自禁地托人传递诗笺,向朝云倾吐自己的爱意,但使他遗憾的是、朝云却始终没有给他任何回音。

不久以后,朝云随家从洛阳迁居长安。李商隐得知这一消怠,也将寓所搬到了长安,希冀能再次见到朝云。

第二年春天,李商隐独自去郊外曲江池风景区踏青游玩,碰巧,朝云带着侍女秋玉也来到曲江池畔春游。两人邂逅重逢,李商隐不由喜出望外,而朝云在上次的宴会上,也对李商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商隐的才华和品貌,也早已使朝云心有所属。李商隐给她的几封传情的诗笺,她也一直珍藏着。虽然她也能写诗,却不敢用同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意。

这次重逢,终于使两人有机会相互表白了自己的爱意。朝云含情脉脉地对李商隐说:‘‘我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我的终身大事必须得到父亲的同意,希望你能及早托人前来说媒...-”

李商隐回到寓所,兴奋的心情难以平静。他想马上托人前去做媒,但考虑到自己至今还是个白衣秀才,怕遭到王茂元的拒绝,不由十分踌躇。他思虑再三,想到大比之年即在眼前,便决定等自己功成名就,再托人前去求婚。

第二年,李商隐凭着自己的学识才华,果然应试及第,考中了进士。这时,王茂元已被调任为渭原节度使,驻扎在离长安不远的泾州。王茂元的大女婿韩畏之是李商隐的同榜进士。李商隐得到韩畏之的推荐,被王茂元召请到渭原幕府担任书记之职。

朝云得知李商隐中了进土,并来到泾原任职,便在一天晚上约他到内宅相会。约会的地点是在她闺房附近的一处幽静的水轩,西面是一座画楼,东面是一幢桂堂。

李商隐依约而来,两人坐在水榭中,相拥相依,畅叙相思之情。

两人依依惜别后,李商隐回到白己的住所。天亮后,昨夜幽会的情景仍历历在日,不由诗兴勃发,写下了一首七言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衅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二天,他便请韩畏之出面向王茂元提亲。

王茂元早就知道朝云和李商隐的感情,当然一口答应。于是,这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诗句中,“犀”是指古代的一种犀牛,角中心有一线白纹,从角尖直通大脑,感应灵敏,因此被称为灵犀。

后来,“一点灵犀”这一典故,用来化喻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梅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出自:唐朝诗人的李商隐的《无题》

全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清人冯舒说:“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一世所效。”(见《瀛奎律髓汇评》),可见其影响之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出自李商隐的古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

请问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

虽然不能相见,但是心灵相通。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全诗如下: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上虽然没有象彩凤那样能让两人人比翼齐飞的翅膀,

但是心里有灵犀,彼此的心理一点的明白

双飞翼能让两个人比翼齐飞的翅膀

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的通”的全诗是怎样的、背景。

这句话出自:唐朝的李商隐‘《无题》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解释: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赏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清人冯舒说:“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一世所效。”(见《瀛奎律髓汇评》),可见其影响之深。

‘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情人之间心灵相通,比如说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

——————————————————————————

《历史名人--凌云诗才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唐代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公元813年,在新郑县出生,公元858年,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只有46岁李商隐是唐朝上千诗人中极富才华的一位,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赞誉。

李商隐17岁时以才干出名,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聘为幕府巡官,25岁考中进士。出任河阳节度使书记。27岁被朝廷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流落奔走于四川、广西、广东和徐 州等地,靠当幕僚寄食于他人。39岁那年,才结束漂泊不定的生活,被补授为太学博士。43岁被推荐为盐铁推官。公元858年,病故于郑州。

李商隐存留下来的诗,共有600余首,收录在《玉溪生诗集》或《樊南文集》里,其数量和质量,在唐诗中均属上乘。李商隐的诗在创作手法上,众采百家,自成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辞清句丽、情调委婉、流畅上口,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以类区分,其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咏怀诗、咏史诗和言情诗。

李商隐的咏怀诗,多含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在揭露和反映当时社会状况方面,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最着名的是《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长诗。它深刻反映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政权腐败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对国家的严重破坏。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具有规劝社会的作用。言情诗是李商隐诗中最有特点、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一部分,其中尤其以《无题》诗最引人注目。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说明李商隐是多才多艺、诗路宽广的诗人。

关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qkss.com/shiji/2295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